【开云官网】短道速滑世锦赛激战正酣 中国队力夺混合接力金牌
北京时间3月10日,202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在荷兰鹿特丹拉开帷幕,在首个比赛日的焦点项目中,中国队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与战术执行,以2分37秒412的成绩力压韩国队与加拿大队,摘得混合2000米接力金牌,这是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的首枚金牌,也为后续单项赛事注入强劲信心。
混合接力:中国队战术制胜
混合接力是短道速滑项目中唯一需要男女选手协同作战的赛事,对交接棒技术与体能分配要求极高,决赛中,中国队派出李文龙、林孝埈、曲春雨和张楚桐的组合,比赛伊始,韩国队凭借起跑优势占据领滑位置,中国队紧随其后,第三圈时,林孝埈利用内道超越实现反超,随后曲春雨与张楚桐通过精准卡位阻挡对手追击,最后一棒李文龙顶住韩国名将朴志元的强力冲击,以0.023秒的微弱优势率先撞线。
“我们赛前研究了对手的交接习惯,关键圈次的反超是计划内的战术。”主教练张晶赛后表示,韩国队因最后一棒交接犯规被取消成绩,加拿大队递补银牌,意大利队获得铜牌。
男子1500米:匈牙利名将卫冕
男子1500米决赛中,匈牙利选手刘少林以2分15秒804的成绩成功卫冕,中国选手刘少昂因半决赛与荷兰选手碰撞摔倒,遗憾无缘决赛,刘少林在赛后采访中坦言:“短道速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每一秒都可能改变结果。”荷兰选手范德沃特与韩国选手金建宇分获二、三名。
女子500米:荷兰新星打破纪录
东道主选手舒尔廷在女子500米预赛中滑出41秒213,刷新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,中国选手范可新以小组第二晋级,但半决赛中因体能分配问题止步前八,舒尔廷决赛中延续强势表现,以41秒305夺冠,加拿大选手金布廷与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分列亚军、季军。
赛场争议:裁判判罚引热议
本届赛事启用新修订的《短道速滑规则》,对“横向移动阻挡”与“危险冲刺”等动作的判罚更为严格,男子1000米四分之一决赛中,中国选手任子威因被判定“手臂阻挡”犯规取消成绩,引发教练组申诉,国际滑联技术代表回应称:“新规则下选手需更注重动作规范性。”最终韩国选手黄大宪晋级并夺得该项目金牌。
中国队展望:单项冲金与梯队建设
尽管混合接力取得开门红,但中国队在其他项目上面临挑战,男子500米卫冕冠军武大靖因腰伤状态未达巅峰,仅以预赛第四晋级;女子1500米小将公俐首次参赛,经验不足导致半决赛失误出局,领队王濛表示:“年轻队员需要大赛历练,我们更关注米兰周期的梯队培养。”
明日将进行男女1000米决赛及女子3000米接力半决赛,中国队能否在传统强项女子接力中再创佳绩,成为最大看点。
短道速滑格局:亚洲与欧洲分庭抗礼
本届世锦赛奖牌分布显示,短道速滑竞争格局已从“中韩争霸”转向多极化,荷兰、意大利等欧洲队伍凭借科学训练与归化选手崛起,韩国队则延续技术细腻的特点,中国队总教练安贤洙指出:“未来需在起跑技术与弯道稳定性上寻求突破。”
国际滑联主席迪克马在采访中透露,2026年米兰冬奥会可能增设混合团体追逐项目,进一步推动短道速滑的全球化发展。
鹿特丹的冰面上,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仍在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