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云体育_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非洲选手包揽男女组冠军

10月的上海秋高气爽,黄浦江畔人头攒动,10月15日清晨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正式拉开帷幕,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.8万名跑者齐聚外滩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托拉和埃塞俄比亚选手耶沙内·贝克勒分别以2小时05分43秒和2小时22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延续了非洲选手在长跑领域的统治地位。
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
作为世界田径联合会金标赛事,上海马拉松今年迎来第28届,与往年相比,本届赛事规模进一步扩大,参赛人数突破3.8万,其中外籍选手占比达15%,创历史新高,赛事组委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体育桥梁,今年我们吸引了更多国际顶尖选手,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。”

赛道设计延续了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家汇等上海地标,终点为东方体育中心,沿途的啦啦队、市民助威团以及特色文化表演,为选手们提供了独特的奔跑体验,来自德国的业余跑者汉斯·穆勒赛后兴奋地说:“上海的赛道太美了,尤其是跑过外滩时,现代与历史的交融让人难忘。”

非洲选手展现统治力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
男子组比赛中,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·托拉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,后半程更是凭借稳定的配速拉开差距,最终以2小时05分43秒冲线,这一成绩也刷新了上海马拉松的赛会纪录,托拉在赛后采访中表示:“上海的天气和赛道条件非常完美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

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选手耶沙内·贝克勒以2小时22分18秒的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近3分钟,贝克勒在最后5公里展现出强大的冲刺能力,锁定胜局。“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参赛,但感觉非常棒,希望明年还能再来。”她说道。
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也有不俗表现,男子组中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35秒获得国内选手第一名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方面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07秒位列国内第一,总排名第五,中国田径协会主席王楠表示:“国内选手的成绩稳步提升,但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,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训练和国际交流。”

赛事服务全面升级,科技助力跑者体验

为提升参赛体验,组委会今年在赛事服务上做了多项创新,赛道沿途共设置15个补给站,提供运动饮料、能量胶等专业补给,并首次引入智能手环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赛事还配备了200名医疗跑者和50台AED设备,确保选手安全。

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非洲选手包揽男女组冠军

科技元素的融入也成为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,通过5G网络和AI技术,观众可在官方APP上实时查看选手位置和成绩,并参与线上互动,上海体育局局长徐彬介绍:“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更多人感受马拉松的魅力,未来还将探索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赛事中的应用。”

全民健身热潮涌动,马拉松文化深入人心

上海马拉松不仅是精英选手的竞技舞台,更是全民健身的盛会,今年赛事增设了健康跑和家庭跑项目,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参与,来自浦东新区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和女儿一起完成了5公里健康跑,她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变得更健康,也拉近了我和家人的距离。”

赛事期间,上海还举办了马拉松博览会、跑步讲座等配套活动,推广科学跑步理念,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:“马拉松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部分,我们将继续支持体育事业发展,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。”

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非洲选手包揽男女组冠军

展望未来:上海马拉松瞄准更高目标

随着2024年赛事的成功举办,上海马拉松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,组委会透露,未来计划申请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资格,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,赛事也将注重可持续发展,减少碳排放,打造绿色马拉松。

对于跑者而言,上海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,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的深度体验,正如男子组冠军托拉所说:“我感受到了上海的热情与活力,这是一座值得奔跑的城市。”

随着夕阳西下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选手们的汗水与笑容,市民们的欢呼与鼓励,共同绘就了这场体育盛宴的精彩篇章,明年的上海马拉松,必将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。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