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_亚洲田径锦标赛落幕 中国军团斩获四金创佳绩
北京时间7月16日晚,202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在泰国曼谷落下帷幕,在为期五天的激烈角逐中,中国田径队表现出色,共斩获4枚金牌、5枚银牌和3枚铜牌,位列奖牌榜第三位,日本队以6金3银4铜的成绩位居榜首,印度队则以5金4银2铜紧随其后,尽管未能登顶奖牌榜,但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上实现突破,为巴黎奥运会备战注入强心剂。
短跑新星闪耀 男子4×100米接力逆转夺冠
本届赛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在男子4×100米接力决赛中,由陈冠锋、严海滨、邓智舰和陈佳鹏组成的中国队在最后一棒实现惊天逆转,以38秒45的成绩力压日本队(38秒55)和泰国队(38秒77),时隔六年再度问鼎亚锦赛,第四棒选手陈佳鹏在最后30米连续超越两名对手,现场观众为之沸腾。
“我们赛前研究了日本队的交接棒节奏,最后时刻的反超是团队默契的体现。”赛后,22岁的陈佳鹏难掩激动,这支平均年龄仅23岁的队伍被视作中国短跑的未来,他们的成绩已接近苏炳添、谢震业等名将创造的38秒03亚洲纪录。
女子投掷延续统治 巩立姣师妹首夺大赛冠军
在传统优势项目女子铅球决赛中,24岁的宋佳媛以19米23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冠,延续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九连冠传奇,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巩立姣的师妹,宋佳媛在第五投实现反超,力压印度选手昌德(18米86)和韩国选手金敏贞(18米42)。
“巩姐赛前告诉我‘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就行’,这让我放下了包袱。”宋佳媛赛后特别感谢了师姐的指导,值得一提的是,她的夺冠成绩位列本赛季世界第五,展现出冲击巴黎奥运会领奖台的潜力。
男子跳远惊现黑马 19岁小将刷新PB摘银
男子跳远赛场爆出冷门,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19岁小将张溟鲲以8米13的成绩斩获银牌,仅次于沙特名将阿尔哈巴希(8米19),这位来自湖南的选手在第六跳才锁定奖牌,其成绩较个人最好成绩提升21厘米,创下本赛季亚洲青年最佳。
“教练让我忘记对手,专注自己的技术节奏。”张溟鲲的教练团队透露,其助跑速度已达10米45/秒,未来有望突破8米30大关,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男子跳远新生代的崛起,该项目此前已连续三届亚锦赛无缘奖牌。
中长跑遭遇滑铁卢 日本队包揽1500米金银牌
相比之下,中国中长跑项目表现低迷,男子1500米决赛中,日本选手田中希实和小林成介包揽冠亚军,中国选手刘德柱仅列第七,女子5000米项目上,巴林归化选手杰贝特以14分56秒21夺冠,中国队员张新艳未能进入前八。
“我们在速度耐力环节与亚洲顶尖选手仍有差距。”国家队中长跑组主教练李犁坦言,据悉,中国田协已启动“高原训练营”计划,拟选派12名选手赴肯尼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特训。
技术革新成效初显 女子撑竿跳高再破纪录
科技助力成为本次中国队的亮点,女子撑竿跳高比赛中,使用新型碳纤维撑竿的徐惠琴以4米61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但因三次挑战4米71失败屈居亚军,法国籍教练达米安透露,团队通过生物力学分析调整了其起跳角度,使过杆效率提升7%。
同样受益于技术升级的还有男子110米栏选手宁潇函,尽管以13秒39获得铜牌,但其栏间节奏数据已接近个人历史最优,科研团队开发的“跨栏AI辅助系统”能实时分析运动员的步频与重心变化,该技术将于下半年全面推广。
展望巴黎:机遇与挑战并存
随着亚锦赛收官,中国田径队已进入巴黎奥运冲刺阶段,田管中心主任于洪臣表示:“我们在12个项目上达到奥运参赛标准,但夺金点仍需扩充。”下一步,队伍将重点打磨接力项目的交接棒技术,并在投掷、跳跃类项目中引入更多外教资源。
国际田联理事达巴雷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在速度类项目的进步令人惊喜,若能在爆发力训练上再进一步,有望在巴黎带来更大突破。”本届亚锦赛的奖牌分布显示,亚洲田径格局正从中日争霸转向多极化竞争,这也为奥运备战增添了变数。
曼谷的骄阳见证了中国田径的汗水与荣光,当五星红旗四次升起在苏帕查拉赛体育场,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高的舞台,正如百米飞人陈冠锋在社交媒体所写:“奖牌是起点,巴黎才是终点线。”